| 网站地图 |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纳米的奇幻漂流《国防科技大讲堂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11-12  浏览次数:227
核心提示:发现科技之美 发掘国防之力  第2期  常胜利,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物理光学方向学术带头人。多年从事光谱学

发现科技之美 发掘国防之力
  第2期
  常胜利,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物理光学方向学术带头人。多年从事光谱学及纳米材料表征技术及其应用研究,发表相关SCI论文30余篇。湖南省物理协会和光学学会常务理事,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,二等奖2项。
  课堂提示
  纳米这个“少年派”
  这是纳米最新的梦想故事——
  今年7月,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制备出世界上最长的、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。这一世界性的突破,让人类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搭建一座“太空天梯”的梦想又近了一步。
  这是纳米最新的传奇故事——
  今年3月,浙江大学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。这种每立方厘米仅重0.16毫克的“碳海绵”可以立在桃花花蕊上,而花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。这种神奇的碳,正是纳米科技的杰作。
  纳米,一个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词;纳米,一个曾经让人们不明就里的神话。
  “纳米”一词从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蹦出来,到为世人所知,经历了一个从默默无闻到大鸣大放、又重新遇冷的阶段。
  曾几何时,纳米频现,大肆炒作,鱼龙混杂,许多人一度对纳米敬而远之。
  正如电影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中,每一个观众都有一个自己愿意相信的故事版本,对待纳米的故事也一样,科学家们有的一如既往热情,有的自始至终冷静。
  他们热情,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纳米的美好未来。至今,在纳米尺度上编织想象、构筑梦想仍是很多科学家乐此不疲的工作。
  他们冷静,是因为他们还对纳米充满太多未知。纳米级颗粒如此微小,会不会成为健康杀手?通过纳米材料操控生物基因,会不会制造什么怪物?纳米炸弹会不会带来更大灾难?
  纳米,从它诞生那天起,每一步都充满奇幻。在从实验室到人间的漂流旅程中,作为科技领域名副其实的“少年派”,纳米必须重视的一个客观现实是,科学家对它的想象远远跑在成果前头。纳米梦想的实现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  路标·实验室
  度量底部,构筑梦想
  纳米,就像米、厘米、毫米一样,是个长度单位。纳米究竟有多小?1纳米是1米的10亿分之一,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八万分之一。
  当物质的外形尺寸小到0.1纳米至100纳米的范围之内时,我们便来到了科学家眼中的微观世界。
  “如果有一天,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排列原子和分子,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?” 1959年,费曼在那篇题为《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》的演讲中,充满激情地问道。
  这个发问,被公认为是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。多年以后,这位美国物理学家也许不会想到,今天,以纳米命名的实验室早已遍地开花。科学家们也早已对“底部”世界的神奇见怪不怪——
  把铜制成纳米尺度的粉末再压成块状,其导热速度是原来的数倍;一些物质制成厚度为纳米尺度的超薄膜后,导电性能发生剧变……
  研究这些现象内在机理的科学是纳米科学,而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利用其性能的技术领域称为纳米技术。
  当然,在纳米科技正式诞生之前,还有一段实验室的旅程要走——
  1982年,科学家发明了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——扫描隧道显微镜。这个显微镜的伟大之处在于,它不仅以极高的分辨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、分子世界,还为我们操纵原子、分子提供了有力工具。从此,人类进入“底部”世界的大门打开了。
  这之后,更多科学家开始在纳米度量的“底部”世界构筑梦想。这其中,最不可思议的一幕,莫过于英国科学家安德烈·海姆和康斯坦丁·诺沃肖洛夫的实验——他们竟然用胶带纸剥离出了“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”!
  这一幕意味着什么?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,被公认为目前已知的最薄、最坚硬、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。这意味着将来的电子产品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。难怪几年之后,两位科学家凭着这个实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  路标·生活
  衣食住行,无处不在
  科学界的努力,正在使纳米走出实验室,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——
  用在纺织产品上,可以制作防水面料、自洁面料以及抗菌织物;用在食品包装上,可以有效增加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与密封效果;用在建筑行业,房子可以改变形状、自我修复;用在高层建筑的外墙,不仅能有效减少对尘土的吸附,通过雨水冲刷就可以完成建筑的清洁……
  科学家在微观尺度上编织的想象,正在让纳米科技看起来无所不能。
  仅以汽车为例,从车身到车轮,纳米材料几乎能够引起每一个部件的变革:纳米材料可强化钢板结构,使车身外观色泽更光亮,更耐蚀、耐磨;纳米级的稀土材料能够大大提高汽车尾气及车内空气净化效率;纳米润滑油能够填充金属发动机或者齿轮的表面微孔,最大限度地减少金属表面摩擦,使机械寿命成倍增长;引入纳米电极的电池系统让高效、低污染的电动汽车成为现实。
 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,纳米技术还在医疗卫生、环境污染治理、污染检测、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“漂流”。未来世界,我们或许可以用到几秒钟就能充满电的手机,有纳米机器人帮我们治病……
  路标·军事
  崭露头角,颠覆战争
  当纳米遇到军事,将会发生什么?
 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“超级战士”,他的超级之处在于身上的特殊军装——
  高度智能,具有通信、指挥、分析以及全天候火力瞄准等功能;可以感应空气中生化指标的变化,及时关闭透气口,打开供氧系统,释放生化武器解毒剂;具有隐身功能,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颜色并作出相应调整……
  这不是科幻,崭露头角的纳米材料正在让这身军装成为现实。
  事实上,一些战机先于战士穿上了特殊外衣。隐身涂料是迄今为止在军事方面应用最成功的纳米材料。美军已把它涂在战机、导弹等飞行器的表面。
  目前,“纳米技术将决定21世纪战争的面貌和进程”渐成各国专家的共识。早在2000年,美国就发布了第一个国家纳米技术计划。这项计划在第一年就得到了4.64亿美元拨款,此后年度预算稳步扩大,在2013年的预算中,这一数字提高到了18亿美元。
  “哪个国家率先掌握了纳米技术,就一定会在下世纪的世界技术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。”正如美国“氢弹之父”爱德华·泰勒预言的那样,纳米这个微观尺度注定将成为大国实力的标刻。
  显然,爱德华并不孤单。他的知音至少有3位——
  诺贝尔奖得主罗勒:“未来的技术将属于那些以纳米作为精度标准,并首先学习和使用它的国家。”
  IBM首席科学家阿姆斯特朗:“纳米科技将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。”
 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:“纳米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。”
 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公司产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 | RSS订阅|